紧急!化州全体老师、家长请立刻排查孩子的CQ9电子手机!
所谓密聊软件,因其私密性强,尤其是它标榜的“阅后即焚”的功能,为犯罪分子销毁犯罪证据提供了便利,使得这类软件成为
如今,犯罪分子将服务器从境内转移至境外,将通讯工具从大众软件改为境外密聊软件或境内小众聊天软件,将作案设备从传统“伪基站”改为使用“猫池”(Modem pool)、GOIP 、多卡宝、VoIP等,这类利用新空间、新设备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技术性极强,增大了案件查办的难度。
未成年人涉世未深,不法分子在密聊软件上通过花言巧语哄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等内容,使其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甚至犯下“帮CQ9电子信罪”。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增设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作为刑法第287条之二,其中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线日,江西省赣州市石城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公安部下发的涉案电话卡线索,锁定了一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件。赣州市石城县反诈中心民警龚文涛介绍:
其儿子通过境外聊天软件获取发送短信兼职,并使用其名下登记手机账号发送诈骗短信
陈某栋是赣州市石城县的高中生,今年1月,他下载了“Btok”“海鸥”等境外聊天软件,随后有人通过软件联系上他。
对方称,可以发送短信兼职获利,并许诺发送一条短信可获得两块钱的报酬。陈某栋欣然答应,他使用父亲名下注册的电话号码,按照对方要求,指定手机号码发送诈骗短信共计40条,实际获利48元
切不要因为一时贪念而把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U盾及对公账号、手机卡等重要的个人信息出借或出售他人,以免成为网络洗钱犯罪的帮凶,让自己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
发现非法买卖身份证件、银行卡、手机卡、对公账户、U盾等违法行为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共同维护健康良好的网络金融环境!
现在很多小孩玩游戏,特别在意“皮肤”。于是有骗子打着“免费赠送皮肤”的旗号,利用小孩子单纯的思维,以及不敢与家长沟通的弱点,诱导孩子偷用家长手机进行转账操作
骗子通过某短视频网站、微信等渠道发布红包返利虚假信息,很多小学生就会信以为真,被拉入群。
现在很多孩子们想玩游戏却又受到“防沉迷系统”的限制,总想找个办法破解。于是骗子就以解除游戏防沉迷为由,通过屏幕共享等手法,欺骗未成年人获取其亲属微信或支付宝账号及支付密码
现在很多小朋友喜欢追星,特别相信偶像的话。骗子们一般会分工合作,或一人扮演多个角色,有的冒充明星,以免费送福利为诱饵,有的扮演经纪人或粉丝群主,诱骗学生把父母手机拿来,一步步进行诈骗。
建议仅保留上课必须要用到的APP,把其他无关的游戏、社交、支付类等APP软件全部卸载。